雨水洗涮著青翠的山頭,山的那邊,一串悠揚低沉的音符踩著雨滴的節(jié)拍鉆進了耳朵,聲音如怨、如慕、如泣、如訴,余音裊裊,不絕如縷,那帶著古樸和神秘的曲調(diào),和這個大山深處的少數(shù)民族村寨相得益彰。
發(fā)出這獨特音色的樂器就是蟲繭巴烏。為了讓這古老的樂器重?zé)ㄉ鷻C,當?shù)匚漠a(chǎn)部門現(xiàn)已加強了對蟲繭巴烏的傳承和開發(fā),這項古老的技藝將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。
凄美愛情成就的樂器
在瀘西縣永寧鄉(xiāng)小法依村,我們從壯族大爹王樹興那里,感受到了這神秘樂器的魅力。
“蟲繭巴烏”的由來,源于一個人龍相愛的悲情故事,內(nèi)容與古典傳奇《柳毅傳書》相近,但又有所不同。它講述的是村中一青年獵人在干涸的小江河中,救了一個女子,是小龍女,并幫她到窄丫口(今云鵬電站附近)家中傳信。小龍女得救后,二人由相識到相戀,然后私下結(jié)婚并生兒育女。龍王得知,囚禁了小龍女。蟲繭巴烏是小龍女的一雙兒女,他們在沿江尋找母親的過程中,利用江邊的蘆葦桿及橄欖枝頭的蟲繭制作了這種樂器,吹出了思念母親的悲傷優(yōu)美的曲調(diào),代代習(xí)傳。
在巴烏聲中演繹愛恨情仇
在民間,巴烏常用于獨奏、合奏或為舞蹈和敘事歌等說唱伴奏。雖然巴烏的音域窄、音量小,但它獨具民族風(fēng)格,極富民族色彩。
法依的蟲繭巴烏樂器是一項傳統(tǒng)文化項目,盡管掌握吹奏巴烏樂曲的人數(shù)不多,制作巴烏的蟲繭因為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惡化逐漸減少難以尋找,樂器制作困難,但通過不斷的保護,以及村民們到各地演出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學(xué)習(xí)和傳承。
“巴烏其實是用來吸引異性的一種樂器?!毕x繭巴烏的傳承人王樹興告訴我們,老人和青年們都用巴烏來表達情意或追憶往事。特別是未婚青年小伙子,常用巴烏來演奏情歌,在皎潔的月光下和姑娘“說話”,傾吐愛慕之情。
取自自然素材的聲音
巴烏的制作工藝不算復(fù)雜,竹節(jié)要均勻,外部光潔,外表不能有傷痕。竹質(zhì)要細密、結(jié)實,掂在手里有分量,竹材需圓。選了竹材后,截出長短,之后進行烤料,烤料最好用煤火、碳火,把竹子里的水分烤出來,也將竹子烤直。隨后用特制的膛銼將竹子里的竹節(jié)通開,通膛時不能傷及竹子的內(nèi)壁,竹節(jié)要磨平,否則會影響發(fā)音。
接下來便是制作接口,接口是用黃銅皮銀焊絲焊接出與竹管內(nèi)徑相同的套管,然后用工具拍圓。將制作好的內(nèi)外接口進行插接,直到嚴絲合縫。用模板畫出音孔的位置,用鉆頭在畫好的位置上打孔,隨后掏吹孔,將吹孔四周邊緣削平,便于安裝簧片。
做完管身就要進行吹嘴哨片制作,這是巴烏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這種樂器的特點所在,“到山上找到稍大一點的蟲繭,我們當?shù)亟邢x殼子,橄欖樹上的蟲繭最佳,要春天采摘,蟲繭里的蟲子未成蛾成蝶之前,蟲還活著,蟲繭才柔軟經(jīng)久耐用。把蟲繭用工具切兩頭,長 3 厘米,小頭做吹嘴,用手捏扁,蟲繭的小頭放在鍋鏟上磨薄后做哨片,大頭套在竹削尖的小頭上?!蓖鯓渑d介紹到。
傳承民族音樂活化石
“這里的風(fēng)光秀美器宇軒昂,高山峽谷,梯田層疊,清澈的小江從村前潺潺流淌;這里的人民熱情又善良,山肴野蔌,米酒香醇,動聽的情歌在心頭溫柔蕩漾;這里的文化神秘而昭彰,銅鼓聲聲,竹笛悠揚,古老的傳說在耳邊輕輕回響;高大的阿魯和所卡山系,鎖不住壯家人的文明和開放;彎曲而崎嶇的冒阿公路,延伸著壯家人的追求和夢想。”這是一段用蟲繭巴烏演奏的歌曲,有著突出的民族風(fēng)格和地方特色。
王樹興介紹,壯族的蟲繭巴烏,演奏無禁忌。男子和女子的蟲繭巴烏有所不同,男子巴烏為六孔,女子巴烏則是五孔。究其原因,村人認為男子的氣要粗些,女子的則細些。